南方要不要集中供暖?代表委员有两种不同意见
发布日期:2016-09-29 11:00:50 来源: 浏览次数:
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:南方冬季的阴冷天气远比北方难熬,而且近年来南方地区屡遭冷冬,应将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。南方供暖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。
南方要不要供暖,南方如何供暖,南方供暖有什么难点,全国代表委员们也展开了热烈讨论。从讨论情况来看,主要集中在“南方要不要集中供暖”的话题中,并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:
一种是支持的意见,认为南方冬天同样冷,集中供暖有利于节能减排。支撑支持意见的理由是,近些年来,我国南方地区数度“冷冬”。今年霜降以来,强冷空气几度急剧南下,江、浙大雪,湘、黔冰冻,就连往年大多温暖如春的粤、桂、滇北部地区也呈现了雪花飞舞的天寒地冻。南方的冬天没有供暖,冬天比北方还难过,加上南方阴冷潮湿,很容易得关节炎和风湿病等地区病。而目前南方城市一般使用空调和电暖器来度过寒冬,这种分户方式不仅浪费资源,不利于节能减排,加重百姓经济负担,还存在安全隐患。
另一种是反对的意见,认为南方冬天气温较高,集中供暖增加百姓负担。支撑反对意见的理由是,从地理上考虑,秦岭对南北冷热空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,南方处于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,冬天最低温度不超过零下5度,且冬季时间持续较短,没有必要为铺设安装供暖管道大量投入人力物力。南方取暖目前是间歇式分散取暖的方式,以用电取暖为例,一般情况下一个采暖季一平方米仅需要耗电5千瓦时-10千瓦时,费用约2-5元;若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,以南方某城市试点来看,一个月一平方米需要支付7元多,老百姓负担增加。
对于这两种意见,虽然都有道理,但笔者更倾向于支持的意见。因为笔者也有过在南方工作十多年的经历,对南方冬天那种发自内心的湿冷感体会很深。用张晓梅委员的话说,“南方的冬天没有供暖,冬天比北方还难过”。道理很简单,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室温标准为16℃—18℃。近年来,冷空气不断南下,把雨雪分界线推到了长江以南,经常造成南方多个省市低温雨雪冰冻天气,导致长江流域室内温度一般不到10℃,比北方地区低10℃左右,极端最低气温甚至在0℃以下。由于南方冬季湿度大,看似只有0℃上下的气温实际上远比北方干冷的零下5℃都难熬,家庭普遍采取空调和电暖过冬的办法,开销大,效率低,碳排放量高,平添安全隐患。可见,从民生改善的角度说,南方集中供暖不仅需要,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需要。
不过,需要归需要,而要真正实现“南方集中供暖”却并不现实。正如暖通市场专家所表示,南方冬天短,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成本过高,民间集资难,是集中供暖的不利因素,加之由于燃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,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,如果对南方城市统一安装暖气,一来施工投入巨大,不便于操作,二来进一步增加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负担,逆历史潮流而动。
在这种情况下,是不是“南方集中供暖”就一点现实办法没有了呢?当然不是。笔者以为,解决的办法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。因为公共供暖本质上就是相对集中的供暖,集中到什么程度还值得思量。是一座城市、一个小区,还是一栋建筑?这个问题其实并无定论。
说到底,还是要打破思维定式,在因地制宜上做文章,在“源头治理”上下功夫。这就意味着公共供暖不等于全城“一刀切”,部分地区可采取“独栋式”采暖模式,供暖时间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变动。例如,南方一些地区建设使用的地源热泵系统,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。冬季,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,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,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。再就是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来解决南方取暖问题。如新能源、新技术产品,通过家庭循环能源系统,充分利用南方冬季湿度的空气,将其转化成能量,以极低的成本提供给用户集空调、太阳能,生活热水,地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必须。
上一篇:青岛将加快供热建设 使集中供热家庭达95%以上
下一篇:湖北团小组热议南方集中供暖问题 多数支持